首页 > 常识 >

伯乐一顾中伯乐看的是什么(“伯乐一顾”的成语故事)

根据《战国策•燕策》:“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日,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比喻受到重要人物或专家的赏识与肯定。

春秋时期,有一个非常擅长相马的人,他的名字叫伯乐。

一天,一个人拉着一匹骏马到集市上去卖,一连几天都没人问这匹骏马,卖马人心里很纳闷。

卖马人只好去找伯乐帮忙,伯乐问:“我能帮你什么忙?”卖马人说:“我只需要你明天早上到集市上去看看我的马,等您走的时候,你回头看一眼就行了。”伯乐听了也想去看看那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就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伯乐到达集市上,大家一看伯乐来了,都知道伯乐擅长相马的能力,于是想买马的人都注意伯乐看那匹马,他们知道,只要伯乐多看那匹马,那么这匹马就一定是匹好马。

伯乐在市场上转了一圈,他走到卖马人的前面,认真看了这匹马,还不时地点头。伯乐看完这匹马就离开了,走了几步,伯乐又回过头来看了那匹马一眼,并自言处语的说是匹好马。

大家看伯乐这么注意这匹马,都认定这匹马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于是买马人都围了过来,都争着要买这匹马,卖马人说“谁给的价钱高,我就卖给谁!”

因为伯乐的回头一看,这匹马的价钱就提升了很高,卖马人最终以不菲的价钱卖掉了这匹马。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就有了“伯乐一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