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由于后面的章节已经遗失,所以林黛玉的结局不得而知,但前80回曹雪芹的伏笔和隐喻给出了答案。
林黛玉号潇湘妃子,怎么来的?原文:
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做‘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
由此隐喻林黛玉最后嫁给了一位亲王成为一位妃子。当然林黛玉是被迫的,她心里只有宝玉,她下凡历劫也只为了宝玉,而拆散宝黛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贾雨村。贾雨村此人利欲熏心,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做官无底线。香菱也就是甄英莲,她父亲甄士隐对贾雨村有资助之恩。贾雨村当时是蜗居在寺庙教书的穷酸,连上京赶考的盘缠都没有。香菱的父亲送了50两银子和两套衣服,贾雨村才能上京赶考并一举中的,真是雪中送炭啊。但是贾雨村做官之后,明知香菱就是其恩人甄士隐被拐走的女儿甄英莲,却为了巴结薛家而未解救,致香菱被薛蟠霸占失去回归家庭的唯一机会,且还写信向贾政邀功。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对贾雨村也有推荐启复之恩,但是在贾家被抄家时,有卑鄙忘恩前科的贾雨村,为了自保和邀功新权贵不但不会救助林黛玉,还会把她作为巴结讨好的礼物,强迫林黛玉嫁给一位亲王,他作为林黛玉的老师知晓林黛玉的美貌与风度。
另书中48回隐喻了此事,原文:
“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做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做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石呆子的一把扇子是湘妃竹的,这把扇子就是指林黛玉,石呆子就是贾宝玉。罪恶黑手就是贾雨村。
林黛玉被迫嫁给一位王公,但在出嫁之前就香消玉润了。
前80回多次暗示林黛玉的身体越来越差,流的泪也比原来少了,而她就是为了还泪珠而来人间的,泪尽情债了,也就香消玉殒了。
另看林黛玉的《葬花吟》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质本洁来还洁去”,就是林黛玉的傲骨,她不但对爱情忠贞,而且身体也贞洁,她一弱女子被迫嫁给亲王是身不由己,但是她可以以死保持自己清白,也就是作者所处的古代看重的处子之身。此诗句就隐喻林黛玉还没过门就因病而亡或自杀而亡。下面的推断也证实了这一点。
潇湘谐音"香消",潇湘馆也就是香消玉殒的地方。所以也隐喻林黛玉是在潇湘馆流尽最后一滴泪而香消玉殒的。
林黛玉的结局让人感叹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