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到底是从哪天开始?为啥有的30天,有的40天?小伙伴们,你知道吗?
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计算入伏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就是初伏了。那以2012年为例,看看哪天入伏?
你算对了吗?没错就是7月18日。6月21日是夏至,那就从6月21日往后数,第三个个庚日就是啦,是不是很简单呢。那又有小伙伴会问,为啥有的年份三伏是30天?有的是40天?原因就是“立秋”出现的时间点了。古人规定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从2015年至2024年,中国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啦。这回小伙伴们对于“伏天”都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