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他的真诚,唤醒了无数懵懂的灵魂,散播了正义的种子。
从孔庙看孔子,虽然之后君臣皆对他尊崇有加,可是,当他只身游走于诸侯之间,承受届辱之时,那份艰辛,又有谁知?
“东方圣城”,是孔子的家乡。孔庙,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地方就坐落在阜城中央。
孔庙共有两道特别值得一提的门,第一道名为“棂星门”,又称“天田星”。古代祭天,要先祭模星,孔庙设置这样一个门,意思是说“尊孔子如同尊天”。后人尊奉孔子,因此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左右两侧,分别修建了两座对称的木质牌坊、东题“德侔天地”,西题“道冠古今”。功德之深厚,可见一斑。
圣时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设计美轮美奂,从拱门向里望,深莫测之感油然而生。跨过此门,豁然开朗,面前宛如一个大的庭院,古柏成片、绿草茵茵。
在孔庙中的“至圣庙”、牌坊上三个徽体大字异常突出。对“至”,人们有两个不同的理解,“孔子的思想是至高无上的”
是“孔子的思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论哪种,都充分证明了后人对于孔子学说的认同和肯定。孔子的思想影响了数代君王,在他们看来,研读其思想犹如吃饭睡觉般日不可缺。所以,在庙堂可以看到很多御赐的石碑,在当时,是为了彰显皇室对于孔氏家人的尊重和荣宠。
快睹门与仰高门
在孔庙拱桥桥南的东西两侧,甬道两桥。东边名为“快睹门”,取自李渤景星凤凰,争先睹之”,意为先睹为门;西边名为“仰高门”,取自《论语“仰之弥高”,餐颂孔子的学问高深孔庙的第二道偏门,过去只有皇帝祭祀可以走正门,一般人只能从仰高门进入
孔庙中最大的石碑来自于康熙皇帝。这块碑体并碑座共重65吨的康熙御制石碑,一路从京城运送至曲阜,沿途百姓皆下跪,如同见到圣旨一般,场面壮观之至。
当时正值寒冬,交通不便加之工具简陋,可是高高的皇命在上,地方官员还是动用了300多民工、200多耕牛,两根圆木压底,让石碑在上面滚动前行,如果再行不通,就在路边酒水,结冰之后,在利用圆木拖动,为的只是能够谨遵皇命,顺利到达曲阜…
一条引人注目的黄金海岸线,一桌使人垂涎的美味海鲜,将小腿浸入凉滋滋的浪花,管它烈日有多炎炎!通往避暑胜地的旅途中,齐鲁之地--山东,注定因其傲人的资本成为这趟列车无可挑剔的终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已经闻名于天下,这里的海产资源尤为突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温带季风性气候人到人爱、青岛、威海、蓬菜等城市,成为山东省著名的避暑胜地,扬名海内外
青岛是山东人民的骄傲,这个国际化的海滨城市一年四季温度适中,夏季虽有降雨、却绝无酷暑,冬季时间虽长,却没有严寒。
顺山势而下,踏着波涛的旋律,浪花涌上威海的沙滩。
威海热爱它的子民,一如居民爱戴养育他们的威海,作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它从来没有过任何傲慢。这里打的便宜、交通便利、海鲜实惠,实在是夏季不可多得的避暑城市。有人说,这里吸收了海的精神、浪的美丽,以其特有的姿态构筑起城市的灵魂,此言精辟!
“世外仙境云缥缈,玄门正宗有蓬菜。”一直以来,人们都愿意相信,在那蔚蓝的大海之上,一定漂浮着几座仙山,如人间仙境般迷人,琼楼玉宇静卧山上,日日夜夜,美乐飘飘……在知道海市屋楼之前,人们便知道了“蓬菜”,脑海中对于仙境的向往,也就从此烙下印记,凝在山东的蓬莱与长岛之上。每逢夏日,蓬莱与长岛都是人们驱车全速赶往的地方。这里的景致有些许不同,多了几分“仙气”“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在蓬莱与长岛,山水相依,人们的精神境界达成完美的统一。在这里,海洋世界的美妙让人欲罢不能,和渔民一起出海打鱼的悠闲惬意,更如同一枚碎冰,擦拭着人们烦闷的内心
海是快乐的美丽精灵,是涌动的悦耳旋律;在大海面前,城市也踮起脚尖,微笑地跳起芭蕾。山东有幸聚集了这么多城市,在盛夏午夜剧场的帷幕后面,它就像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歌舞团团长,看着灯光照耀下那些曼妙的身姿,微笑地扬起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