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产业带名城
江苏镇江丹阳。
2021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高于上年增幅6.9个百分点;GDP总量和增幅分别位居镇江市第一、第二,占镇江比重27.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52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89.89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581.17亿元,增长8.9%。
主导产业和规划
1、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丹阳市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被列入江苏省重点培育的100个产业集群,先后被授予“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江苏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江苏省优质汽摩配生产示范区”等区域品牌。
2、中国眼镜之都”丹阳:丹阳年产镜架1亿副,镜片4亿副,其中镜片占全国生产总量70%、世界总量50%,是世界第一大镜片生产基地。
3、进入新世纪,工业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后,丹阳优势企业不断壮大,形成了五金、光学、汽摩配、家纺等一批特色产业。生产的眼镜、床上用品、灯具、皮鞋、复合纸、汽车配件、锯片、麻花钻等产品颇具特色,享有“灯具之乡”“工具之乡”“眼镜之乡”等称誉。
4、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五大新兴产业正在跃起,“新五篇”成为丹阳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五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产业仍然独领风骚,占丹阳市新兴产业总销售的近半份额,并形成了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三大板块集群,在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产业占有重要地位。
5、五大新兴产业中,除了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电子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两大类;新医药产业融合了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其中鱼跃是我国最大的医疗设备制造基地。此外,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