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看”的方式

不久前,全国首个4K超高清卫视频道——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并覆盖全国,标志着我国超高清端到端贯通发展进入整体升级、规模见效的新阶段。目前,我国超高清产业规模逼近5万亿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区域协同纵深推进、技术标准引领全球,视听革新加速跃迁为新质生产力,成为驱动媒体融合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的重要一环。

超高清具有超高分辨率、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高量化精度等技术特性,从视频的像素数量、动态流畅度、明暗层次、色彩的丰富度、色彩和亮度的平滑度5个维度综合提升视觉体验,彻底打破了传统影像的模糊感和失真感。例如,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开播后,纪录片《4K里的中国》中黄河泥沙的流动轨迹、故宫瓦当的斑驳纹理,以显微镜级画质呈现给观众。这种体验不再是“看视频”,而是具备仿佛伸手可触的临场感。超高清技术将屏幕从信息窗口转化为向现实延伸的媒介,不再简单模拟世界,而是复刻世界,让“看”的方式被重新定义。

超高清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正悄然改变人们的感知。比如,国家大剧院首创“第二现场”模式,通过8K直播话剧《林则徐》,全国25家剧院同步放映。观众在千里之外都能看清演员眉梢的颤动、戏服刺绣的反光。又如,随着5G通信技术的普及与8K超高清技术的成熟,8K内窥镜与8K外科显微镜的应用,使得腹腔手术以及其他需要详细闭合和结扎的手术操作更为精准安全。再如,上海市部署的超高清安防系统,在夜间能清晰识别百米外车牌,准确率达99.7%,城市安全可从事后追踪转向事前预警。这些事例表明,超高清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可以通过高质量视觉体验重构人与知识、健康、安全的连接方式。

一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全力推动着超高清产业规模化落地。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平台的战略部署,合力形成“创作—制造—传播”的完整闭环,推动超高清视听发展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央视及北京、上海、广东3地,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深圳6省市,卫视超高清频道陆续开播,芒果TV、爱奇艺、优酷、腾讯、B站、咪咕6家头部网络视听平台新增超高清节目占比超过40%,构建出“1+3+6+6”的发展格局。

未来,要进一步结合我国超高清发展现状,加快实施高清超高清设备更新提升行动,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和IPTV扩容改造,确保新开播超高清频道在全国落地传输,力争今年底基本告别全国IPTV标清频道。持续深化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核心编解码技术等自主标准研发与应用,重点在广播电视、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领域推广超高清典型应用案例,探索“超高清+AI/VR”融合场景。加快发展商业航天,部署“千帆星座”,通过5G叠加6G保障超高清信号传输支持,快速提升网络传输质量。通过政策组合推动端到端全链条升级,实现技术优势向产业实效转化。(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何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