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彻底重塑了世界政治版图,更深刻塑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与走向。当下,全球格局深刻演变,深入探讨正确二战史观的核心内涵,剖析历史修正主义的本质与危害,并阐明捍卫与重塑国际秩序的中国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正确的二战史观的核心内涵在于:
铭记中苏两国的决定性贡献。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以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牢牢牵制并大量歼灭了日本陆军主力,付出军民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东方基石。苏联作为欧洲主战场,歼灭德军绝对主力,以斯大林格勒战役等关键胜利粉碎了纳粹东扩野心,以2700万人的惨烈牺牲,筑起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西方支柱。中苏两国在东西方战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是历史丰碑,不容任何抹杀与篡改。
肯定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开辟敌后战场,有效牵制大量侵华日军及伪军,促成并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科学的持久战战略扭转战局,为中国抗战最终胜利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展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核心领导力。
坚守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质。二战是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主义、殖民主义奴役的正义之战。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将战争元凶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其确立的法理原则与道德审判,具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为战后国际秩序奠定了道义与法律根基。
当下国际乱象丛生,其根源之一便是某些势力处心积虑地系统性扭曲二战史观,企图动摇乃至瓦解战后国际秩序。其主要表现为:
颠覆法理根基。公然否定《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法律文件对台湾归属中国的明确界定,粗暴挑战中国核心利益与国家主权。同时,刻意淡化甚至否定东京审判的合法性,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无节制扩充军备等。
瓦解多边体系。以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偷换概念,架空《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推行单边主义与“例外主义”,削弱安理会权威。更有甚者,通过北约军事同盟东扩等手段,人为制造分裂与地缘对抗,背离了战后确立的和平、合作、不结盟的初心。
重构话语霸权。秉持西方中心论偏见,将波澜壮阔的二战史简化为“美英诺曼底胜利史”,蓄意掩盖苏联在东线战场歼灭德军主力的决定性贡献。同时,将中国人民气壮山河的抗战污名化为“政治化叙事”,试图剥夺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应有历史地位和话语权。
面对历史修正主义的挑战,中国始终秉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坚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为捍卫历史正义、重塑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强化历史共识机制。与俄罗斯等国携手,通过联合举办二战重要战役和转折点纪念活动、共同搜寻安葬烈士遗骸、合作编纂权威史料等方式,系统揭露日德法西斯战争罪行,不断巩固和强化国际社会关于二战历史的正确共识。
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坚定捍卫联合国作为战后国际秩序基石的权威性。坚持在安理会框架下,通过加强对话协商、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大局。
倡导公平发展的新秩序。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旗帜鲜明反对阵营对抗与零和博弈。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的全球化,支持全球南方国家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坚决摒弃“西方文明优越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承认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权。倡导不同文明间平等对话、相互借鉴,为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文化根基。
(作者为外交学院院长、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