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第三批“金点子”发布

济宁“十五五”规划

建言献策活动

“金点子”评选(第三批)

张荟林

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对中小企业实施“阶梯式补贴”,探索设立绿色转型专项贷款,优化融资渠道。推广低成本转型模式,支持设立共享环保设施,在工业园区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中心,降低单个企业成本。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集群配套,推广“循环经济产业链”,规范工业废弃物回收网络。

林志浩

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势、能级提升,打造发展新高地。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和机器人产业等领域,发挥龙头牵引带动作用,谋划布局一批错位协同、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战新产业园区。建立园区供需对接平台,强化全链条产业配套服务,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实现“供应链”精准匹配、“家门口”配套供应。深化拓展应用场景,以产业融合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跃升。

马 辉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化港航物流体系。借鉴新加坡裕廊港港区联动经验,规划建设济宁港群“前港后园”布局,实现港口装卸、仓储物流、加工贸易深度整合‌。同时,进一步完善港产城融合的税收优惠、用地保障、通关便利等配套政策,构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赵园园

实施系列工程,持续优化我市水资源配置格局。通过对引黄西线工程提标升级,充分盘活黄河用水指标,精准破解梁山、嘉祥、任城等西部县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系统规划实施南水北调二期配套工程,充分消纳南水北调用水指标,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水源地工程。

任思聪

持续强化全域旅游建设,串联全市旅游文化资源。以旅游交通一卡通、旅游摆渡车、门票住宿联售等方式,增强全域文旅产业的关联性,降低旅客全域旅游交通难度。深入挖掘区域文化特点。例如,深挖济宁美食文化特点,举办黄淮海经济区济宁美食节,以美食文化另辟吸引外地游客新路径。

刘 嘉

大力推动内河航运和文旅融合联动发展,探索实施一批改革创新项目。开发运河客运观光路线,探索“运河慢游济宁”主题游径,串联梁山好汉、孔孟故里、微山铁道游击队等文化IP,结合“品运河美食、享文化体验”等,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大力发展赛事经济,组织开展“运河龙舟赛”等水上赛事,将体育赛事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搭建多样化消费新场景。

潘勇欣

以喜剧视角对“儒家文化”进行解构,激活传统文化当代表达。通过创造文化反差话题流量,消解对曲阜的“仰望感”,让“千年圣城”从“典籍里的符号”变成“可触摸的生活”,实现“圣地”也能笑的全网讨论。规划“笑游圣城”路线,设置喜剧打卡点,推出演员语音讲解版“脱口秀导览”,打造沉浸式趣玩体验,整合抖音、B站、微博等平台资源全程推送,带动夜游、文创、演艺等文旅新业态。

张 晓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打造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行电子证照应用,减少重复提交材料,提升群众满意度,建设幸福济宁。

侯 萌

聚焦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多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议在现有保障性住房中,加大兼顾职住平衡的宿舍型小户型青年公寓供给,合理盘活现有资产,对部分老破旧公寓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实现资产盘活与经济效益双赢。青年宿舍公寓附近可依托青少年宫、社区青年之家等公共文化平台开展青年夜校活动,覆盖健身、读书等领域,进一步缓解青年群体的住房压力、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激活内需引擎。

庞玺源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开展文化普及和促进行动,积极塑造家庭作为儿童成长摇篮、家人休憩港湾、成员间亲情互动等重要场所的良好形象,推动形成乐婚乐育的社会氛围。优化生育友好健康服务体系,增加更多高质量的妇儿医疗资源,提供更多自主可选的康复、母婴健康、儿童早期发展等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在就医、用药、医保支付等方面为妇儿给予更便利的政策支持。

建言献策活动正在进行中,请持续关注!

来源:济宁改革

编辑:张墨盈

审核:冯雯雯、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