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

  • 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电诈黑手

    “加微信免费领皮肤”“完成任务得明星视频通话机会”……近期,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电信网络诈骗曾多以成年人为目标,如今却将黑手伸向未成年人。不法分子利用孩子爱玩游戏、追星等心理,以“免费送装备”“进明星粉丝群”为诱饵,结合刷脸支付、远程协助软件等手段,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转账。这不仅让受害家

  • 多少岁能打工

    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满16周岁的人才可以合法打工,这个年龄被称为法定工作年龄。以下是相关规定的要点:法定工作年龄:满16周岁的人可以合法就业。未成年工保护:已经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工)可以工作,但会受到特殊保护。文艺和体育单位例外:文艺、体育单位在得到未

  • 未检是什么

    “未检”是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的简称,它是指检察机关根据《刑法》、《刑诉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同时开展帮教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项工作。未检工作旨在保护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通过司法手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

  • 校园岂能成短视频秀场

    各类短视频平台上,以教室、操场等为主要场景,将镜头对准中小学生的内容越来越常见。相关拍摄行为在记录师生生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破坏教学秩序、侵害学生合法权益、扭曲学生价值观和行为等负面影响,危害极大。短视频时代,流量带来的名与利确实诱人。一些人迷失了方向,将校园视为获取流量的“提款机”,把师生当作博眼

  • 校园霸凌多少岁

    校园霸凌的认定标准主要涉及 年满14周岁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具体来说,如果14周岁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参与校园欺凌并施暴于人,构成重伤及以上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参与殴打行为并构成轻伤及以上,同样需要负刑事责任。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 未成年找什么工作

    未成年人在选择工作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法定年龄:根据中国法律,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不允许从事全日制工作。身体条件:未成年人应选择与其年龄、体能相匹配的工作。法律规定: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非法的。适合未成年人的工作主要包括:兼职工作:如派发传单、担任服务员等,适

  • 最高检 中社部联合发布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加强社会工作服务典型案例

    最高检 中社部联合发布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加强社会工作服务典型案例社会工作服务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注入“新动能”5月30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社会工作部以“携手关爱,共护未来”为主题举办开放日活动,并联合发布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加强社会工作服务典型案例,使社会各界更深入了解司法社

  • 疑诱导16岁学生签订租车合同,广州白云区市监局介入后获退款

    疑诱导未成年花钱签订租车合同,家长得知后前往退款时,却被要求额外支付钱款才能解除合同。4月9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通报了该起涉嫌违反民法典相关规定的案例。近日,一名刚满16岁的在校学生未征得家长同意,通过网络私下找到配送中心,花费1898元租赁电动自行车。家长得知情况后,马上联系配送中心要求退款

  • 小孩犯法影响什么

    小孩犯法会对他们自身以及家庭和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身心健康受损: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影响其正常成长。学业受影响:犯罪记录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影响其未来发展。社交障碍:犯罪行为使未成年人受到社会歧视和排斥,影响其社交能力。犯罪记录伴随终身:虽然犯罪记录通常会被封存

  • 父亲游戏充值后想退款,让2岁孩子“背锅”!法院判了

    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典型案例。其中提到,广州一男子向游戏账号充值2万多元,事后想要全额退款,便把2岁多的孩子拿出来当“挡箭牌”,声称这是孩子未经监护人同意充值……最终,法院依据多处事实上的矛盾,认定该男子的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罚款1万元。案件中,小李的父亲大李起诉称,小李在未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