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
质:质朴。喻指不加修饰的一面。
文:文采,外在的装饰与礼仪。
野:粗野。意思为不合礼节。
史:史官。史官有言词华丽、虚浮铺陈的一面,这里喻指浮夸虚伪。
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多用来指人文雅有礼貌。
【译文】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显得不合礼节;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显得华丽虚伪。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像是君子。”
【解读】
君子的基本要求是内外兼具、表里如一,即文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