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德庆风景如画。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德庆回龙镇稻谷丰收。 资料图片
位于德庆高良镇的德庆巴戟华南交易中心人声鼎沸,满载德庆南药的卡车从这里轰鸣驶向全国。悦城镇的旧厂房摇身一变民宿小院,游客推窗即见一湾清流……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肇庆德庆统筹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乡村和美宜居及城乡融合发展。2022年至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50.93亿元增加至168.29亿元,连续五年上榜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并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广东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省级示范县、省级“零欠薪城市”试点等。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德庆这座最美县域正焕发新生。
县域经济夯实提升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26%
今年4月,冠旭电子品牌Cleer发布新一代AI耳机——CleerARC5,迅速收获市场关注。作为一家从事专业音频、智能耳机的高新技术企业,冠旭电子早在2021年就在德庆设立生产基地。
“我们享受到德庆提供的‘母亲式’服务,从签约到动工建设仅用时三个月,2024年实现工业产值超10亿元。”肇庆德庆冠旭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冠旭电子带动下,德庆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蝶变,产值近三年来年均增长超126%,成为当地又一支柱型产业。
当下,德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家居建材、食品南药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2年的120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40.97亿元。
瞄准打造“中国通用风机之都”这一目标,德庆培育了德通公司、鑫风风机等风机产业龙头企业,成功举办全国风机行业发展交流会暨德庆风机产业招商大会,引进落户风机整机以及关键零部件等上下游项目76个,年产风机超过300万台,市场占有率居全省前列。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及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德庆坚持全员招商、精准招商。2023年以来,全县新引进产业项目44个,计划投资额140.32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3个、超10亿元项目4个,制造业项目投资额连续两年在肇庆西北板块排名第一。
为提升产业承载水平,德庆推进园区扩容提质,推动工业园区(县城、官圩、沿江)“三大片区”优化整合,加快建设花都—德庆共建园区通用厂房及综合楼,推动园区产值、税收实现“双提升”。2022年至2024年,工业园区入园项目从187个增长至211个,园区规上工业产值从79.5亿元增长至118.39亿元。
此外,德庆做强做特富民兴村产业,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延链条、扩能级。德庆贡柑成为全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典范,入选中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荣获全国县域品牌铜奖;德庆巴戟华南交易中心、西江肉桂油连续自动化提取项目建成投产。
典型镇村串珠成链 76公里精品示范带好看又好玩
“五一”小长假,官圩镇红中村、金林村迎来大批游客打卡游玩——以卡通人物为主题的墙绘仿佛为村庄穿上新衣,栈道两岸花红柳绿,游客漫步在古色古香村道,重温“水乡记忆”。
德庆坚持以点带面,推动城乡风貌提升“出新出彩”。马圩镇等4个典型镇率先建成美丽圩镇“七个一”;33个典型村培育各美其美,打造荔枝种植示范基地、香水柠檬生产基地、澳洲坚果基地、永丰灏岚蓝莓基地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
依托龙母祖庙、金林水乡等特色旅游资源,德庆推进三批典型镇村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发展。如今,香斌、官马乡村、龙母故里、永播4条精品示范带总长度76公里,成为德庆集中展现“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效的示范窗口。
主干道沿线和重点区域作为德庆的脸面和门户,成为提升城乡风貌的重点。德庆完善龙母祖庙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南广场等配套,打造德庆学宫古韵新姿亮点景观,抓好汕湛高速悦城出入口至悦城圩镇路段“精装”,打造“百果争馨·诗韵官马”“丹山悦水·永播凤飞”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投资1.45亿元打造农文旅融合体验线路……
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德庆制定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化”三年行动方案》,每年投入1500万元强化保洁员队伍建设和绩效激励,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预计2025年达100%,生活垃圾100%实现无害化处理。
“村容村貌与之前对比真的是天壤之别,房屋外立面风貌统一了,上面都是美丽的墙绘。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在自己家门口实现了。”官圩镇民生村村民陈锡坤有感而发。
在建立农房管控长效机制的同时,德庆以美学思维引领、创意设计驱动、特色文化赋能,累计完成农房风貌改造提升10412栋。
如今,德庆17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绿化美化规划,因地制宜建成村口小景38个,利用清拆后的闲置地打造“四小园”469个。近两年全县累计植树25.3万株,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在76.32%以上。
集成式改革破题 激发内生动力让发展有料又有感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既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也是对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突破探索,在此方面,德庆以改革破题,释放动能。
2024年,在肇庆向全市征集改革案例,遴选出的12个市典型案例中,德庆县《探索破解农村跨村集中建房难题》《建设农村“微工厂”开辟村民增收新路径》2个案例入选。
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德庆坚持“以地换地、无地上楼、有偿使用、多退少补”改革思路,推进马圩镇新农村示范小区建设,并入选省2025年“创先争优”改革项目。
“聚焦农村居住散、宅基地盘活难等问题,德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探索出以‘腾挪换权’宅基地镇域调剂方式开展新农村示范小区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
“德庆还以闲置土地、楼房、厂房等突破口,挖掘连片闲置地和‘村小’撤并闲置地,通过盘活把‘沉睡’资源蝶变成农村‘微工厂’,带动村民就业、农民增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德庆县已成功盘活闲置资产4处,引进企业8个,计划总投资额超3.2亿元,达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超1000个。
此外,德庆完成了全县19.9万宗1.66万亩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核定工作,实现宅基地审批和农民建房“手上办”“马上办”,化解了6.3万宗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更获评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体进展情况较快的试点单位。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2024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中提出4项重大行动,第一项就是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这需要让农业转移人口“离得开、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融得进、可持续”。
为此,德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实行落户“零门槛”促进就业措施,户口迁移等六项户政业务实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2023年以来,德庆县常住人口保持在33万人以上,户籍迁入1450人次。
2023年以来,德庆通过“回家行动”服务群众2万多人,动员3500余人返乡就业创业,更创建了“零欠薪城市”试点经验,在全省源头治欠现场会上作宣传推广,获评省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试点。此外,印发《德庆县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实施细则》,解决超130名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难题,并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权益,4322名随迁子女成功入读城区公办学校。
汇聚社会力量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和美德庆
4月24日晚,来自德庆凤村镇的敏燕首次登上星海音乐厅的舞台,43个“村娃”合唱团的孩子们用原创作品《梦想在春天发芽》为音乐会开场。这是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音协联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省文联挂点对口帮扶的德庆凤村镇组建的“雏凤童声合唱团”。
近年来,以“百千万工程”为纽带,德庆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助力、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共织网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德庆。
2023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与肇庆市德庆县建立对口产业协作关系,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花都围绕“德庆所需,花都所能”原则,成为推动德庆发展的重要力量,探索出“花都总部+德庆基地”“花都孵化+德庆转化”“花都研发+德庆制造”等多重合作模式,助力德庆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借力省委政法委积极协调省直部门解决重点事项,德庆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授信11.26亿元助力德庆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为全省已获授信金额最大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在挖掘多种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德庆先后成立了德城街道“政法三老”工作室、新圩镇崇德调解室等一批特色个人调解工作室。悦城镇综治中心被确定为“粤平安”工作台省级试点单位,获评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
在各方力量的汇聚下,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德庆正加速形成。
今日德庆,山水之间尽显发展之美。打造“中国通用风机之都”、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风貌“出新出彩”、多方力量参与的社会共织网络逐步形成……这些鲜活的图景,正汇聚成德庆向新而行的磅礴力量。德庆以“百千万工程”为笔,在岭南大地书写下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数读
●2022—2024年
德庆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加至168.29亿元,年均增长5.6%
2025年一季度增长5.8%
●德庆县风机特色产业产值达33.43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达43%,市场占有率居全省前列
全县家居建材规上企业28家
电子信息产业近三年来年均增长超126%
●2022—2024年
德庆县接待游客从401万人次增长至525.6万人次
相关旅游收入从18.4亿元增长至22.6亿元
增长率均超20%
●近三年,德庆建设口袋公园59个,13个镇(街道)均配备集健身娱乐、休憩悠闲、绿美生态于一体的小公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7.54%
●2023年以来,德庆全县累计完成农房风貌改造提升10412栋,其中官马示范带、永播凤示范带、悦城风貌示范镇实现连片提升共4100栋
●德庆县带动147家企业参与“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结对共建,共对接项目321个;发动14家建筑企业与各镇(街道)结对,助力建设项目29个
农文旅深度融合,美丽乡村聚人气
“龙母故乡”德庆掀起文旅热潮
今年“五一”假期,德庆乡村游、生态游、文化游成为不少游客的出行首选,一众特色民宿崭露头角,一批美丽乡村拔地而起,共同掀起“龙母之乡”的文旅热潮。
在悦城龙母祖庙,早上10点不到已有不少游客到此参观游玩,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源远流长的龙母文化吸引了各地游客到此观光。
走进官圩镇的千年古村金林水乡,游客在风车群感受山间溪水的流淌,或漫步于古色古香的村道巷道,留下专属的“水乡记忆”。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德庆官圩镇、悦城镇、永丰镇等一批美丽乡镇拔地而起,红中村、金林村、响水村等多个乡村也在“五一”假期迎来大批游客,美丽乡村成热捧线路。
宜居宜游的风景和持续上升的文旅热度,在德庆不止于“五一”假期。
近年来,德庆规划布局“两核驱动、三带环线、联动全域”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格局,擦亮“龙母德庆·悦来悦旺”旅游品牌,并坚持以节促旅,每年举办龙母诞、乡村半程马拉松、闹元宵、贡柑文化节等大型活动。
在贡柑挂满枝头的丰收季,德庆乡村半程马拉松在官圩镇鸣枪开跑,4000余名跑者穿梭于贡柑长廊、紫薇花道和千年古村,用脚步丈量“中国最美县域”的美丽。“德庆有山有水有风景,还有贡柑吃,我很喜欢。”前来参赛的肖女士说。
近年来,德庆还成功举办了官圩荔枝旅游文化节、高良富笋美食节、播植信鸽文化节等特色活动,2023年以来,打造美食旅游精品线路5条,“体验龙母文化 游购肇美乡村”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在德庆新圩镇,一座爱琴海小岛风情特色的蓝白色建筑巍然屹立,这是德庆“变废为宝”,打造西江流域高端民宿的示范样板——德庆西江蓝岸民宿,由原供销社旧厂房改建改造而成。
“蓝岸民宿5月2日满房,‘五一’假期接待游客比上年上涨约12%,其中池畔江景大床房最受欢迎。”西江蓝岸民宿经理罗莹说。
近年来,德庆以民宿产业为抓手,推动民宿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目前,全县共有田园诗舍、金林人家、西江蓝岸民宿、悦城太空舱民宿、金林小院民宿等5家民宿。
其中,西江蓝岸民宿获评2024年广东省第二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特色宿集场景,也是2024年肇庆唯一入选省乡村民宿金宿级别的精品民宿,并获评2024年肇庆唯一三星“肇府人家”民宿品牌。
当前,德庆持续挖掘乡村民宿资源点,活用闲置地,改造古村屋,奔赴乡村民宿的发展热潮。从2024年开始,德庆对全县13个镇街进行全面摸排民宿资源点,编制《德庆县民宿招商手册》,梳理闲置农房、古建筑、生态景观等可利用资源46处,推出“民宿+农业”“民宿+南药”等招商项目包10个。
以文旅为支点,德庆持续撬动“百千万工程”的全局突破,书写出向“美”而行、向“新”发展的德庆答卷。
撰文:刘舜欣 刘亮 施亮